适用劳务派遣的典型场景有哪些?

企业在以下典型场景中使用劳务派遣能最大化发挥其价值,但需严格匹配"三性"(临时性、辅助性、替代性)原则,避免违规风险:


一、短期项目用工(临时性)

适用场景

- 展会/活动执行    如车展礼仪、演唱会检票员等(项目周期通常3-15天)  

- IT系统上线支持    软件公司临时增加测试员、实施顾问(项目周期1-6个月)  

- 工程突击施工    建筑工地短期增补钢筋工、电工(配合验收节点)  


操作要点

✓ 派遣协议期限必须与项目周期一致(注明"因XX项目需要")  

✓ 项目结束立即终止派遣(不可转为其他岗位继续使用)  


二、季节性用工(临时性)

适用行业及岗位

|       行业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 典型岗位        | 高峰期时段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

| 电商物流       | 分拣员/快递员       | 双11、618大促期间(2-3个月) |  

| 农产品加工   | 水果分选/包装工    | 作物收获季(1-4个月)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

| 旅游服务       | 景区检票员/导游    | 五一、国庆黄金周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  


风险控制

⚠️ 同一批派遣工次年重复使用时,间隔期应>6个月  

⚠️ 工资结构需包含"季节性用工补贴"(与正式工区分)  


三、辅助性岗位用工(辅助性)

合规认定流程

1. 企业人力资源部拟定《辅助性岗位清单》  

2. 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 

3. 公示5个工作日后生效  


常见合规岗位示例

- 行政辅助类:前台接待、档案扫描员、会议室保洁  

- 生产辅助类:仓库保管员、生产线物料配送员  

- 后勤服务类:食堂帮厨、绿化养护工  


禁止情形:  

❌ 制造业将核心工序操作工设为派遣  

❌ 银行将柜员岗位外包派遣  


四、员工替代用工(替代性)

适用情形 

- 长期休假顶岗:    产假(98天+各地奖励假)、工伤停工留薪期(最长24个月)  

- 突发空缺补充:    核心员工突然离职后的招聘空窗期(≤6个月)  


操作规范  

✓ 留存被替代员工的请假证明/离职文件  

✓ 原员工返岗后5个工作日内终止派遣  


五、特殊监管场景

1. 跨地区用工  

- 适用:外资企业通过派遣实现社保洼地缴纳  

- 要求:  

  - 派遣公司注册地与实际用工地在同一省级行政区  

  - 禁止通过多地派遣规避社保(如上海用工却由新疆公司派遣)  


2. 特殊行业用工  

- 电力检修:暴雨后临时增派巡检员  

- 影视拍摄:剧组临时招募场务/灯光助理  


企业自检工具

判断是否适用派遣的三步法:  

1. 该岗位是否属于主营业务核心环节? → 是则禁用  

2. 用工需求是否超过6个月? → 是则转人事代理或直聘  

3. 是否已完成民主程序(仅辅助性岗位需要)? → 否则补流程  


2024年新动向:   广东、浙江等地试点"共享派遣工"模式(多家企业共用派遣工池),但需确保单家企业使用时长不超过6个月  


通过精准匹配上述场景,企业可合法合规地运用劳务派遣解决用工弹性需求,同时避免触碰法律红线。建议每年复核派遣岗位清单,及时调整不符合"三性"的用工安排。

浙ICP备11046023号